ID: 22802194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8107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2024-2025,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的多元面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走进“中世纪” 中世纪 15世纪 5世纪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4-15C 东罗马帝国灭亡,文艺复兴 古代史 近代史 目 录 CONTENTS 西欧中世纪简史 一 二 西欧中世纪的黑暗统治 三 西欧中世纪的暗中有光 一 西欧中世纪简史 古希腊和古罗马好比中国古代的秦朝和两汉时期,之后就是动荡和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西罗马被他们瞧不起的北方蛮族(日耳曼人)所灭,有点类似中国北方的五胡乱华。而东罗马帝国则类似于当时中国比较稳定的南方。 日耳曼灭西罗马一批蛮族国家相继出现。法兰克王国先后经历墨洛温王朝(481-751)和加洛林王朝(751-843)发展到查理大帝时统一西欧,称查理曼帝国(768-814),后帝国三分,三个儿子签订《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分成了东西中法兰克三国,即今天法意德的雏形。 蛮族入侵帝国两分 帝国三分子孙混战 东法兰克奥托一世936即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962年教皇加冕于他,号称神圣罗马帝国,以正统自居进行十字军东征(1096-1291)攻打东部伊斯兰和拜占庭帝国但失败。神圣罗马帝国持续八百年,于1806年结束在拿破仑手里。 既不神圣也非罗马 与此同时中法兰克后被东和西兼并,西法兰克变为法兰西王国,其中安茹伯国跨海到英国建立安茹王朝。后与卡佩王朝争继承权并诉诸战争(1337-1453)即百年战争,法胜。同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中世纪结束。 百年战争 两个强国 (5-15世纪) 二 西欧中世纪的黑暗统治 背景:亚欧民族大迁徙 5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移,灭亡西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基督教神权至上 “当原住在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击败而举族西迁引起欧、亚民族的连锁型大移动时,日耳曼诸部落(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大规模南下的‘民族大迁移’浪潮也就涌动起来。”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在长期发展中,日耳曼人逐渐形成了若干分支,如法兰克人、撒克逊人、哥特人、阿勒曼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伦巴德人等。”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罗 马 因 素 基 督 教 因 素 日 耳 曼 因 素 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三大要素: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护宗教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hù)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兵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 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宫相查理·马特(714—741年为宫相)尽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渐成惯例。……查理曼进一步推行封臣制,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吏、主教、修院长等也得到采邑,成为国王的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的观念日益流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黑暗横亘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条件: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