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0年3月26日,G20峰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议题是探讨如何联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稳定世界经济。 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由2020年G20峰会召开的形式、会议议题及组织性质,说明当代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特点? 2020年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二十国集团会议选择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等 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3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Contents 【课程标准】 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 2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条前提:两极格局瓦解 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四大发展特点: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四大区域经济集团: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 时空坐标 日本: 80年代第二经济大国 追求成为政治大国 西欧: 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 联系逐渐紧密深入 中国: 取得“两弹一星”等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东欧反苏 第三世界: 从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苏联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多极力量出现 (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其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初期: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 出现多极化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1991年———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美国 苏联 中国 日本 西欧 第三世界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欧盟 第三世界 美国 苏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新兴独立国家 (一)原因(直接?根本?具体?) 直接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具体原因:世界出现新的分化和大国关系调整: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西欧、日本、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二)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当今格局:一超多强,趋于平衡,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及第三世界。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背景: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1) 一超:美国 美国主张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根据白宫方面的统计,1990-1991年,美国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有42处提到“世界新秩序”,最终目的是建成“美国治下的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