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民事权利体系 财产权 人身权 民事权利 物 权 债 权 知识产权 继承权 人格权 身份权 生命、身体、健康 姓名权、肖像权 名誉、荣誉、隐私权 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不能转让、继承、放弃 法律救济: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股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他物权 合同 客体 义务人一定的行为 权利人行使其权利 第10课《 走近民法典》 10.3 保障财产权 教学重点: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 教学难点:保护创新,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政治认同: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 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保护创新,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做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的公民。 法治观念: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核心素养目标】 1、法律保障财产权的原因和要求(P89)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分类?(P89) 3、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P89) 4、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90) 5、什么是知识产权?它包括哪些?如何保护知识产权?(P90) 6、什么是遗产?遗产的份额分配原则是怎样的?(P91) 7、我国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什么是法定继承?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P91)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节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自主学习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性和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保障财产权》 问:野地里有一只兔子可能引来上百人追逐,市场上有那么多兔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擅自去拿,这是为什么? 材料: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面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表明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书中记载,“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案例 分析 野地里的兔子 市场上的兔子 有主之物 自然之物 /定分止争/ Part . 01 财产权 原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要求: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笔记 1、法律保障财产权的原因和要求(P89)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找出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两万元的法律依据。 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何某两万元。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至九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这意味着,在转错账的情况下,如果收款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笔款项是错误转账,那么他们有义务将款项返还给转账方。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课堂笔记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P89) 不动产或动产 权能 含义 举例 占有 实际管领或控制 老王购得商品房一套,房屋已交付给他控制 使用 运用(使用价值) 老王将此套房装修后自住或出租 收益 取得经济效益 老王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 处分 处置(转让、赠与、销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