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教学设计 课题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型 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课标要求及课标分析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什么 辽、夏、金、元政权概况和辽、夏、金、元制度建设概况。包括各个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辽朝的四时捺钵制、西夏的“一官二称”、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元朝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体制、元朝边疆管理与民族政策。同时,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到什么程度 1.学生将会理解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将会理解并概括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辽朝的四时捺钵制、西夏的“一官二称”、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元朝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体制、元朝边疆管理与民族政策等内容。 2.学生将会知道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指出辽、夏、金、元政权概况。 3.学生将能够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分析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怎么学 1.通过史料分析与教材研读相结合、表格归纳等方式概括辽、西夏、金、元政权概况。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以时间轴形式概括辽、西夏、金的制度建设概况。3.通过温故知新、表格归纳,简述辽、西夏、金与两宋的战与和。4.通过教师讲述与教材精读相结合、小组探究与分析等方式突破本课重点,了解元朝的制度建设,概括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5.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与分析,评价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首先,从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设置。第一子目“辽与西夏”简介辽、西夏两个政权的概况。先讲建立最早的辽朝。西夏建立政权较晚,但政权建立前有一段作为藩镇发展的历史,课中也有简略交代。制度方面主要介绍了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和西夏的一官二称。第二子目“金朝入住中原”,则介绍了金朝的建立和扩张,以及由于继续推行和发展猛安谋克制度,而出现的“大定之治”。第三子目“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先简述蒙古汗国建立和扩张的情况;其次,介绍元朝的建立和统一;最后讲述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第四子目“元朝的民族关系”,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讲述蒙古族和回族的初步形成;第二部分内容叙述元朝的“四等人制”民族政策;第三部分讲述元朝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元朝的灭亡。其次,从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分析。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指的是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讲述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的时候,学生对辽、夏、金统治较为陌生,本课内容不仅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还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启下指的是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了解辽夏金元的政权概况和制度建设,为学习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内容时做好铺垫。最后,从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通过学习本节课内容,了解辽夏金元几个政权概况,认识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以上的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教学设计将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整合为“辽、西夏、金的统治”,第三子目和第四子目整合为“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其中,将“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列为本课的重点,通过教师讲述与教材精读相结合、小组探究与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元朝的制度建设,概括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重点内容。本课难点是认识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史料分析与教材研读相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