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中的第2课,全册书的第10课,课题为《辽夏金元的统治》。 本课上承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下启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材内容共分为四个子目: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元朝的民族关系。四个子目在时间和逻辑上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前半部分按时序描述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后半部分介绍了元代的制度建立和民族关系,主要包括中书省、宣政院、行省制、四等人制以及蒙古民族和回族的形成等内容。与辽、西夏、金的政权相比,元建立了以蒙古族为主导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总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本课史料丰富,内容繁杂,在讲课时应注意有所取舍。可以将重心放在各少数民族政权有特色的制度及作用上。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7年级时已学习过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对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等基本史实有一个浅层次的了解,但不一定记得清楚,所以一方面教师需要设计历史情境引起学生相应的回忆;还应根据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或者问题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另外,高一的学生系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能力还不强,且本课理论性的东西较多,趣味性不强,因此在授课时,应设计一些通俗易懂又能迁移知识的历史情境,“叙史见人”“叙史重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加深学生们对历史学科性质的认识,加深对少数民族政权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敬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文化自信。 课标要求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思路 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对课标解读的基础之上,发现本课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多,难以做到一一讲述其背景、过程、制度建设、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因此,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以任务驱动和问题链的形式了解辽夏金元的建立及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重要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本课时空较为复杂,制度名称相对较多,为更好的将这些历史事件、概念等呈现并加深孩子们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贡献的理解,本课讲究“叙史见人”“叙史重法”“叙史论通”的方法。以云南“本人”先祖考为线索,串联辽夏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史实;以“猜一猜”“连一连”“排一排”“说一说”“谈一谈”的任务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探究,情感升华。 学习目标 阅读教材,结合史料,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猜一猜”“连一连”“排一排”“说一说”“谈一谈”任务链,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观看视频,结合云南“本人”先祖考的线索,史料实证,提升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教学难点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视频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对云南“本人”的简介并播放云南“本人”与契丹族的关系视频导入(预计2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