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教师 齐格其 课题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下)》(普通高中教科书)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带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二是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的深刻影响,三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内容概述】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课,上承新航路开辟及全球联系的建立、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自然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在世界乃至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大里程碑。 本课在史学定义上区别于旧教材的处理,把以前大家熟知的两次工业革命合称为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这可以说是全新界定了工业革命的史学概念,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全貌,也使得这一课的时空跨度非常宏大。 本课课程内容集中简练,通过对工业革命的简要介绍,阐述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使学生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课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从政治、资本、市场、自由劳动力、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目“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阐述的是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成果,如珍妮机、蒸汽机、内燃机等;第三目“工业革命的影响”则重分析了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生活、世界体系的影响。三目之间的关系是: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和时空观念,围绕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展开讲述,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概括起来,包含以下内容: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进程(19 世纪中期以前); 2.工业革命的拓展、各国政治经济环境、自然科学成果;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和两次工业革命的相互关系; 4.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生产组织方式、社会阶级结构、社会生活方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负面影响(人群分化、环境恶化、 疾病泛化等)等。 【教学重点、难点】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逐渐掌握了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了初浅的感悟。初中教材对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工业革命的影响都已涉及,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仅限于浅层知识。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课堂参与感较强, 可以团队合作,交流学习。但理解性思维和历史思维尚未成熟,对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的能力较为薄弱,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方法限于经验层次,未升格到理论方法层面。因此,高中应该在初中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度地历史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历史背景,认识工业革命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归纳梳理两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基本史实,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