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03428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共5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4-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637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第七
,
PPT
,
必修
,
政治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单元逻辑: 哲学 文 化 活的灵魂 第3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 文化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不忘本来) 文化继承 (吸收外来) 文化交流 (面向未来) 文化创新 一、本课知识体系构建:宏观把握(课前预习完成) 内涵 功能 形成与发展 内容与特点 当代价值 七 继承 发展 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的 内涵与功能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 内涵、产生、特点、载体、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对社会: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对国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对个人:文化影响人 一、课标要求 1.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2.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本课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什么是文化: 内涵 产生 载体 核心 实质 (1)广义: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狭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内容。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①含义: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②作用: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补充) ①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没有文化。 ②未经人类改造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更不是由神创造的。 ④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 (注意:“支配和影响”≠“决定” 注意: 1.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但可以体现和传导文化(狭义的文化)。 2.文化只有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被人们直接感知。 3.作为精神现象的文化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各种载体之中。 以下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农忙季节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2023年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 3.观看电影《满江红》 4.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 5.青年团员开展垃圾分类志愿宣讲活动 6.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意见 7.黄河、长江、珠穆朗玛峰 经济活动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纯粹自然现象 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如书本),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如读书)。 第五,文化载体不等于文化本身。 知识技巧1:判断是不是文化现象应注意的要点 拓展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 政治 经济 决定 决定 经济基础 集中表现 决定 反映 反映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2)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双重性) ②文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拓展2:文化与文明 文明 文化 区 别 内涵 内容 性质 作用 联系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与“野蛮”相对,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必修三背诵提纲(2025-04-25)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PDF版,含答案)(2025-04-25)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共27张ppt)(2025-04-25)
2025年北京通州区高一(下)期中政治试卷(PDF版无答案)(2025-04-24)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PDF版,含答案)(2025-04-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