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3584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4-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4395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01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09导言) 尝试评价20世纪初的四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主张 局限性: 只见西方长处,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自由主义(胡适) 尝试评价20世纪初的四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主张 局限性: 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中也有文化糟粕存在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保守主义(康有为) 尝试评价20世纪初的四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主张 局限性: 将自由绝对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废绝首领及权威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刘师复) 无政府主义(刘师复) 尝试评价20世纪初的四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主张 民族主义要求中国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民权主义要求主权在民,建立法制国家,人民拥有政权,政府只拥有治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民生主义要求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三民主义(孙中山) 相对于前面三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土地革命的纲领,不能完全解决当时中国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放中国。 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与结果: (1)探索: 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 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 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 (2)结果: 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应运而生。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思考:观看视频结合教材,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 (1)共产党诞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应运而生。 (2)指明文化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3)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