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3688

10.1美国(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01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1,美国,2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美国》第二课时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教学知识点:美国的资源消耗特点、人口分布情况、传统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结合美国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以美国的资源消耗为例,理解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二、设计理念 以“底特律的兴衰”为案例贯穿课堂,通过问题探究、对比分析、读图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美国工业发展历程、资源消耗问题及产业转型策略,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本节承接美国自然地理特征,重点分析人文地理中的工业与资源问题,为后续学习巴西等国家提供案例支撑。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教材首先介绍了美国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世界领先,然后以资源消耗为例,说明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产品和资源,向其他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时设计活动分析美国衣食住行等细节造成的资源消耗,鼓励学生节约资源、低碳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图1 第十章第一节内容结构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已掌握美国地理位置、农业特点,但对工业布局和资源问题了解较少。 学习困难:产业结构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条件等抽象概念需结合案例理解。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地图,说出美国三大工业区分布及变化。 2. 综合思维:以美国的资源消耗为例,理解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教学难点: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六、教法、学法与教学策略 1.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导学法、读图指导法。 2.教法指导:教师准备地图材料、提供教学设备等。 图2 教学思路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以底特律活塞队名称由来引出底特律汽车城称号,提问“底特律为何能成为汽车城?”“汽车之城又为何衰败?” 阅读材料 激发兴趣,引出美国工业情况。 新课推进①:底特律的兴起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1.活动:读图分析美国工业区 学生标注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南部、西部),指出底特律所在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城市。 2.问题:“思考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有哪些有利条件?”(资源、交通、劳动力) 【教法指导】拓展美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 1.通过地图标注,明确美国工业空间分布,强化地理空间思维。 2.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思考工业区位条件,培养综合思维。 ·过渡:2013年底特律正式宣告破产,成为美国最大的破产城市,昔日“汽车之都”为何走向衰落? 新课推进②:底特律的衰落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探究:展示材料,分析底特律衰落原因 【教法指导】结合衰落原因之一:美系车资源消耗大,引出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 2.数据对比:展示美国人均资源消耗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并展示案例高消耗的生活方式案例,直观感受美国的资源消耗大。 3.展示美国与其他国家经济的联系 4.阅读书本思考,为什么美国本身石油资源丰富,仍需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 1.小组讨论:归纳底特律衰落的三大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国际竞争、资源过度消耗) 2.思考:美国在资源消耗上有何特点,小组辩论“美国生活方式是否可持续?” 3.了解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完成书本p97活动题 1.通过美国的资源消耗案例,了解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 2.小组讨论培养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强化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思考过度消费的可能后果,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过渡:你从底特律的兴衰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新课推进③:底特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