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3801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8183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全球,联系,初步,建立,世界格局
  • cover
(课件网) 思考:对比两幅地图,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相对孤立 整体联系 局部视野 世界视野 VS VS 15世纪的世界地图有欧洲、非洲、亚州的地理方位,但没有美洲,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完整的; 16世纪的世界地图有了美洲,且各大洲、大洋的方位更加明晰,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与今天已经相差不多。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比较这两幅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到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0页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三、早期殖民扩张 全球联系的建立 04商品流动 03疾病传播 世界格局 01人口迁移 02物种交换 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这当中既包括物种的交换,也包括商品的交换。其结果既有积极的,比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也有消极的,比如造成战争、疾病和灭绝。 概念解读 05殖民扩张 01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02世界经济格局 04人类文明格局 03世界政治格局 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 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一)人口迁移 思考1: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 宗主国———>殖民地和附属地 较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 旧大陆———>新大陆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思考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会带来哪些影响?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笔记:P39D1 ①欧洲人入侵美洲; ②美洲印第安人大量减少; ③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成都很高的地区; ④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种族混合; 巴西人口分布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呢……? (一)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6-20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1.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表现: (1)欧洲→美洲: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 (2)非洲→美洲: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一)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鸡肉玉米三明治 巧克力馅饼 奶油南瓜汤 土豆泥清煎鸡肉饼 西红柿黄瓜沙拉 这份流行15世纪初的法国餐厅菜单正确吗?为什么? 美洲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