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4614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8072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春节申遗成功# 2024年12月4日 ,春节成功申遗!这是中国文化的高光时刻,更是世界对春节所蕴含人文精神的认可。阖家团圆、传承习俗、传递祝福,这些人文精神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呢? 新课导入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02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学导航(P58-62)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2025年春季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2024) 从《论语》中撒贝宁读出了什么? 人生追求 —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 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如何为人 —应当“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 《论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你从中领略到哪些人文精神? 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 勇于追梦 坚韧不拔 乐曲高妙 知己相赏 安贫乐道 坚守本心 处世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学追求 生活理念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著精神。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鼓励我们继续发扬优秀传统和精神,为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生活观察 1.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P58-62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P58蓝色字体 ③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2024年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强调,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后的“和而不同”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我们能够践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那么这些矛盾和冲突就能够得到有效化解,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领略沉淀的人文精神 《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①内涵 ②意义 内涵:①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②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必然。 展现人战胜困难的不屈精神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反映官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