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467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04-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495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解析,测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第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测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D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A B B A A B 1.D 【知识点】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原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BC: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 D:题文中古语“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C 【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的内涵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超越自我,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故C说法正确; A:“安其学而亲其师”强调学生应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与“尊师重教”相关,而非“团结兄弟姐妹”,故A说法错误;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而非单纯“保持兴趣”,故B说法错误; D:“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体现关爱他人、换位思考的仁爱思想,与“珍爱自己生命”无关,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B 【知识点】重民本的要求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B:根据所学,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贏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据此,题文内容体现的思想理念是重民本,故B符合题意; ACD: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在题文中未涉及,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C 【知识点】个人守护正义、崇正义的要求 【详解】本题考查守护正义。 A:句子强调学会换位思考,与“崇正义”无关,A与题意不符; B:句子强调讲诚信,与“崇正义”无关,B与题意不符; C:句子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句子与“崇正义”一致,C符合题意; D:句子强调文明有礼,与“崇正义”无关,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5.B 【知识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重民本的要求、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详解】本题考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血脉、弘扬民族精神。 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强调粮食来之不易,符合“节约粮食”,故①符合题意;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体现执政需顺应民意,符合“以人民为中心”,故②符合题意;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原意是包容和谐共处,而非“促进革故鼎新”,故③错误; ④:“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符合“尊重自然规律”,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D 【知识点】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内容和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人文精神。 D: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依据题文描述,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的治家格言属于勤俭节约的家庭美德,体现了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故D符合题意; ABC:此三项说法正确,但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D 【知识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详解】本题考查人文精神的内容。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