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5427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368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17课
  • cover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外交事业的发展》位于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3课 ,内容聚焦新中国不同阶段外交成就,涵盖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以及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教材内容编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呈现重大外交事件,后深入剖析背后的时代背景与战略考量,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外交从突破封锁到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历程。从教材的地位作用看,它承接前期中国外交奠基相关内容,为学生理解中国当今国际地位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深刻领会外交与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紧密相连,提升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培养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伟大跨越。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先前学习,学生已积累一定历史基础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有初步了解,这为理解后续外交突破与发展提供知识铺垫。但该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仍在发展,对于复杂国际关系背后的深层原因,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他们对外交事件往往停留在表面认知,难以系统梳理外交发展脉络。同时,学生对国际事务有较高兴趣,尤其对重大外交突破的故事充满好奇,教师可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其深入探究外交事业发展背后的逻辑,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恢复邦交等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恢复邦交等史实。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五、教学难点 梳理外交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走向全方位外交背后的复杂因素。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出示多幅历史图片和时间轴,看图,说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进入70年代后到今天又有哪些成就呢?进而引导学生一同学习第17课,见证《外交事业的发展》。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 新课讲授 壹·扬眉吐气喜开颜———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引导】出示联合国图片和文字材料,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请大家合作探究。 【回答】①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回溯历史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概况 【引导】出示提纲和图片,请学生阅读课本,梳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概况。 【回答】①时间:1971年10月。②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③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