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6999

【大单元·任务式】第五单元第5课时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素材 统编版四下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2次 大小:152227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金华,统编,素材,课件,龙洞
    (课件网) 记金华的双龙洞 (部编版)四年级 下 www.21cnjy.com 第5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二 精读课文 三 课堂实践 四 总结评价 五 六 拓展作业 温故知新 一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通过感受双龙洞的独特景观,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对自然文化遗产的热爱。 学习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突兀森郁、蜿蜒、孔隙”等词语,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观察角度变化(如“仰卧进洞”)展现景物特点,培养空间想象与逻辑分析能力。 品味文中对石钟乳、孔隙等景物的生动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和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份双龙洞的导游词,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活动流程: 游双龙神洞———学移步换景 观海上日出———探秘写作顺序 敬请期待哦! 01 02 03 探秘风景中“顺序密码 二 温故知新 词语复习 浙江 罗店 杜鹃 狭窄 郁闷 臀部 肩膀 移动 开端 源 头 登 陆 宽 广 石钟乳 石 笋 观 赏 金华 入山 罗店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5公里 山上 北山 课文按游览的顺序,记叙作者去金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请你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填空。 游览顺序 三 精读课文 抓住游览顺序,感受作者描述的景象的特点。 探讨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准确表达的特点。 本课目标 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油桐 各色的映山红 或浓或淡的新绿 粉红色的山 找一找作者在路上都看见了哪些的景象,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路上美景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景象 特点 明艳 山、花、溪流 移步换景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想一想,景点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 “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出了溪流_____的特点。 我会用这组关联词写一句话:_____ 体会修辞作用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 调子。 排比 溪流的变化多端,富有生机和活力 听一听,你能听出小溪的变调吗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自身感受:容纳人数多,外洞很宽敞。 体会感受 宽敞的外洞 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比外洞大得多。 内有双龙,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阅读第6-7自然段,内洞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黑 奇 大 小组讨论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暗示了什么? 这组关联词,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神奇 一进房子即一个四合院的面积。通常在18到20平米左右。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对比的手法,写出特点 体会写法 内洞有十来进,你可以想象…… 交流汇报 对进入的船的大小描写; 对船进入方式的描写; 对乘船进入的感受的描写。 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孔隙的特点,描写的内容。 孔隙 表现目的: 狭窄 通过自问自答,具体说明船____,从而突出孔隙____的特点。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 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描写“船的大小”的目的: 句式探讨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