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时空坐标 前3500年左右 前3100年左右 前2900年 前2070年 前18世纪 前8世纪 前6世纪 前4世纪 两河流域产生最初的文明、埃及文明兴起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巴尔干城邦兴起 恒河流域形成国家、种姓制度、佛教产生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中华早期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 阶级、国家形成 四个标志: 城市、文字出现 两类文明: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概念阐释】 什么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 《文明的曙光》 文明诞生的标志: 出现了阶级、城市、国家、文字、科学或艺术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产生的条件 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2、表现: 地区 农业 畜牧业 西亚 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驯养羊、猪和牛等动物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粟 中南美洲 玉米、南瓜 流浪、游牧 采集渔猎 对大自然的索取 根因:生产力发展 表现:磨制石器等工具大量使用 定居、分工 农牧生产 对大自然的改造 3、影响: a.出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 b.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c.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d.早期城市的出现 补充: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 定居生活?早期城市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出现交换和贸易(商业) 4、文明的产生过程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城市的出现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手工业 社会分工 剩余 私有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人口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剩余产品掠夺 战 争 生产力 奴 隶 兼并 政治 宗教活动 文明 文明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标志:军队、政府、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实质: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文明 约公元前2千纪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 约公元前3千纪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2070年 位置: 环境: 多临近大河流域,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阳光充沛,适合农业发展 大 河文 明 海洋文 明 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纬三十度附近,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请从从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上指出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特点? 1.古代西亚文明(公元前3500年至前18世纪左右): 自然环境 国家形成 成就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最初的文明产生 ②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③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①国王是最高统治者,《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②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③《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④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⑤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洪水和方舟传说 【材料1】《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1至5条是关于诉讼审判的规定;6至126条是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