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包括第1-4页:答题卷1页。满分:4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 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不能在试题卷上。 3.第1卷共18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并将试题选项答案涂在 机读卡上。 第I卷(共18分) 一、选择填空:共18分(共18小题,每小题一分,共18分) 1.西汉初,诸侯实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为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府 B.实行盐铁专卖 C.刺史制度 D.颁布“推恩令” 2.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 用。”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段颁奖词评价的是() A。灵渠 B.苏伊士运河 C.淮河 D.大运河 3.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 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 宋代撒鞠铜镜及摹本 元代舞蹈陶俑 A.发达的城市商业B.丰高的娱乐生活C.先进的农业技术D.繁荣的中外交流 4.孙中山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己 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材料阐述的思想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一一这是1937年7月8日,即事变发生的第 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因发出通电。此“事变”() A.揭开抗日战争序幕B.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C.标志着中国进入全民族战争阶段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6.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下列时间轴标注了近代以来,武汉地区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其中的方框内应填() 通商口岸儿详务企业苹命中心抗日会战儿 1858年1890年1911年1938年1957年 A.“一五”成就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自强求高 7.“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 形成”。横线处应填写() A.“一二·九运动”操发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九一八事变的开始 8.某历史事件包含“1947年夏”“刘邓”“大别山”“威胁南京、武汉”等历史信息,下列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页九年级下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填空 1-5 DDBDC 6-10 ABBCA 11-15 DBBBC 16-18 BAA 二、非选择题 19. (1)① 民族交往 ② 保家卫国 ③ 左宗棠 ④ 活字印刷术 (2)例:1839 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标志着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展示了反抗 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维护了民族尊严,成为禁毒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所以他入选为禁烟运 动的领导者行列。 (3)例:③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召开,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 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例: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革命纪录片;上网查阅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5)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民主法制/制度建设 E. 祖国统一 20. 主题:中国外交战略的智慧/辉煌的外交成就 1953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准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