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8070

山东省泰山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370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联考,试题,历史,二模,4月
  • cover
泰山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5.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1个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11卷为第5页至第8页。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1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所示的裘卫螽,是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具。该铜器盖内有铭文132个字,记述了裘卫与贵族矩伯进行交换的过程:恭王三年三月,王将在丰厦邑举行典礼,矩伯缺少参加典礼必需的礼器和饰物,向裘卫商要了一件“瑾璋”(玉器),价值80朋,议定由矩伯以“十田”抵给。这一铭文记载反映了() 图1 A.土地制度的变动 B.礼乐制度的完善 C.官僚政治的腐朽 D.宗法制度的瓦解 2.柳宗元《封建论》中有这样的观点:“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所强调的是() A.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B.郡县制推广的进步性 B.皇帝制度的客观积极性 D.秦执政理念的局限性 3.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裁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 A.北魏统一疆域范围扩大 B.南北交流推动文字发展 C.民族交融丰富文化内涵 D.时代发展影响文学题材 4.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鬻买于市,不示民以奢也。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毂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结构加速变动 B.士大夫治学追求改变 C.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D.民众审美趣味的提升 5、表1为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结构表(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这体现出() 时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 总计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1766 3986 71.8 574 10.4 540 9.4 0 0 449 8.1 5549 100 1903 3546 33.8 1250 11.9 3042 29 2298 21.9 356 3.4. 10492 100 表1 A.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晚清财税体制转型 C.政府财政危机加强 D.西方势力操控税收 6.下表为1920年7月孙中山撰写完成的《实业计划》(节选)。这表明孙中山力图() A.传播实业救国思想 B.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振兴 C.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协调发展 7、有学者能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段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分布状况。绘制了不同历史阶段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密度分布图。能直观体现是() 图2 8.木刻《豆选》创作于1948年,取材自河北省获鹿县大河村土改运动中的真实场景,一个农民正小心翼翼地将掉落的豆子捡起,神态专注而认真:临近的拄拐老者,边走边瞧着手中举起的豆子,颤巍巍地走向选举的地方。《豆选》的创作内容反映了() A.民主制度建设的探索 B.革命政权开创的伟大尝试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D.解放区扫盲运动亟需推广 9.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分返城的年轻人,一时找不到工作,被称为“待业青年”。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个体经济就业成为趋势 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民众就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