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3 中古时期的欧洲 目 录 CONTENT 01 ·西欧封建 02 ·“世纪”变化 03 ·东欧帝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的多元面貌。 预习检测:一画二思 时空坐标(时间轴) 时间 事件 思 01.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02.城市的兴起与市民自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画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 (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14-15世纪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文艺复兴 古代史 近代史 476年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中国南北朝 中国明朝 01 西欧封建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西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在征服罗马帝国过程中,日耳曼社会产生了两极分化,原先的部落首领和亲兵逐渐形成贵族,与罗马的大地主构成社会上层,日耳曼人的一般公社成员与罗马的自由民、隶农及奴隶则形成和社会下层。 ———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1.1 政治:封君封臣 平民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思考1 1.1 政治:封君封臣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思考1 同 维护统治 有条件地分封土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 目的 内容 特点 异 维持手段 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下共主 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 ,不可越级统治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欧洲谚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前期加强地方统治,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结果 撤回忠诚 附庸如果没受到合理的对待,可废止契约,离开采邑。 效忠誓词 “我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协约……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契约精神 1.1 政治:封君封臣 1.2 经济:封建庄园 1.2 经济:封建庄园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居民构成) 权利及义务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自由农份地 农奴份地 领主 自由农 农奴 ⑴提供农民土地;⑵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1)交纳地租,服劳役;(2)法律上自由 (1)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2)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3)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 1.1 阿拉伯帝国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1258年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13世纪 1.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6世纪后期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位帝国首都 1453年 帝国趋于没落。一战败于协约国之手,因而分裂。 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19-20世纪 1.2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02 南亚 02 南亚 笈多王朝 德里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