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章 浮力 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浮力》总复习 课标导读 本章小节 新课标要求 评价方向 浮力 2.2.9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2.4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重点、难点与易错点。其知识点、概念和规律繁多,综合性强,常出压轴题,备考需格外关注。考生在掌握基本概念与规律后,要通过重点考点与题型训练,强化分析、判断和计算等综合能力。新教材新增的制作微型密度计内容,也应详细讲解与针对性练习。 本单元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命题点有:浮力概念、测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物体沉浮条件及相关计算,浮力应用,压强与浮力综合,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 阿基米德原理 2.2.9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2.2.9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浮力 buoyancy 浮力 浮力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灵感的启示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的应用 物体的浮沉体条件及应用 知识点梳理 1.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用F浮表示。 产生原因: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F浮= F向上 - F向下 方向: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称重法:F浮=G-F 知识点梳理 ” a.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b.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2)浮力大小影响因素 ” (1)称重法测浮力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重力G。 b.将物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 c. 浮力:F浮=G-F弹 知识点梳理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F浮=G排 导出公式 F浮= m排g= ρ液gV排 V排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V物=V排 实验步骤 图1、图2测浮力:F浮=G2-F; 图4、图3测排液重力:G排=G3-G1 。 2.阿基米德原理 气体或液体 适用条件 数学表达式 实验注意 实验顺序按照图4、图1、图2、图3。也可以按照图1、图4、图2、图3。为了避免实验误差,图1与图2不能调换顺序,图4与图3不能调换顺序。 知识点梳理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 F浮 = G物,ρ液 > ρ物 悬浮 F浮 = G物,ρ液 = ρ物 F浮 > G物,ρ液 > ρ物 上浮最终结果是漂浮 上浮 F浮 < G物,ρ液 <ρ物 下沉最终结果是沉底 下沉 F浮 < G物,ρ液 <ρ物 G=F浮+F支 沉底 4.浮沉条件的应用 知识点梳理 轮船 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增大V排,从而增大浮力。 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靠空气浮力升空。 潜水艇 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密度计 工作原理: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测量:将密度计放入液体,漂浮时,液面所对刻度值即为该液体的密度。 轮船 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增大V排,从而增大浮力。 排水量: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知识点梳理 5.浮力计算方法 称重法 称重法公式为F浮 = G物 - F拉 压力差法公式为F浮 = F向上 - F向下 压力差法 阿基米德 公式法 阿基米德公式F浮 = G排 ,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 浮沉条件法 漂浮/悬浮时F浮 = G物 = m物g,沉底时F浮 = G物 - F支 知识迁移 1.如图所示,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上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金牌,为国争光。关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