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010

3.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5016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8.1,薪火,相传,传统,美德,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学习目标 1、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P65蓝字、P66)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6-P68)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负荆请罪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闻鸡起舞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程门立雪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岳母刺字、孔融让梨、苏武牧羊、曾子杀猪.... 精忠报国 谦让 宁死不屈 讲诚信 1、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P65蓝字、P66) ①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写在第③点后面)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6-P68)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 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 信,指讲诚信; 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 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 廉,指廉洁奉公; 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P67相关链接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 P66探究与分享 梨已经不属于任何人了(没有归属),难道我的内心也不属于任何人了吗(我属于我自己)。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①体现: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②作用: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①体现:“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作用: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修养,是为人的根本 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或是所要祈求的最大事情,就是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