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统一检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材料明确指出文明从“蒙昧时代”到“科技文明”的演进过程,符合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唯 物史观,强调发展的阶段性和进步性,C项正确;人类文明的起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地理环境、生产 方式、社会组织等,并非源于单一因素独立发展,排除A项:材料暗示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并未强调历史 起源难以考证,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并不是所有文明都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比如有些早期文明是以渔猎、游 牧等为主要支撑的,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答案】D 【解析】汉武帝在黄河水患导致大量百姓受灾的情况下,大力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波及范围广,受灾民众多, 威胁农业生产,治理水患可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根本,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北方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经 济未出现明显衰退,排除A项:水利兴修对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题干强调的是政府面对水患的举措,而非水 利与农业的关系,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 3.【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本土民族主义结合来实现救亡图存,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导作用契 合了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迫切需求,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二者结合有助于实现救亡目的,并非单纯说民族主 义推动马克思主义普及,A项表述片面,排除:虽然二者结合有其积极意义,但说“历史发展的必然”过于绝对,当 时也有其他思潮和主义的传播,排除B项;“依赖”一词表述不正确,救亡图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 仅仅依赖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在全球化大背景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深化多边合作,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了中国外交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D项正确:材 料强调全球化的多边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若眼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构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 系,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但不是“唯一准则”,中国外交还有其他的理念和原则 等,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独立自主,而不是多边合作,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古代印度历史以散文或诗歌形式呈现,通过诗歌传达哲学、历史、宗教等方面思想,这体现了文化可以通 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承和表达,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宗教对社会生活的主导,A项 与题意不符,排除:题干无法表明这种现象是因为书写材料匮乏导致的,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表明诗歌形式与 佛教传播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亚历山大帝国建立的时间一般公认为是公元前336年,在公元前4世纪末,该帝国地跨亚非欧,A项正 确:B、C、D三项均不符合“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以及其他特征,排除。 7.【答案】C 【解析】罗马道路网以首都罗马为中心向帝国全境辐射,不仅便于军队快速调动,还促进了政令传达、税收征收和 文化融合,直接服务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体制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军事扩张是罗马道 路修建的直接动机之一,但材料强调道路网形成后的综合作用,而非单纯军事需求,排除A项;交通的发展为经 济繁荣奠定基础,但不能“保障”经济繁荣,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排除B项;技术进步是交通发展的 原因,D项因果颠倒,排除。 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用前 江西省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统一检测 高一历史试卷 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国:中外历史纲要(上)占20%: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