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282

第二章 第一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461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必修,2019,教版,3份,学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分值:50分) 温馨提示:此系列题卡,非选择题每空2分,分值不同题空另行标注 选择题1~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像,其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甲、乙、丙 甲、乙、丁 甲、丙、丁 乙 2.(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是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相等的运动 是速度的变化总是相等的运动 3.(8分)某小组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打好的纸带上每5个点标记一个计数点,标记结果如图所示,A、B、C、D为连续选择的计数点,其位置分别为20.0 mm、34.0 mm、53.0 mm和77.0 mm。则: (1)图中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 s。 (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 m/s,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 m/s2。 4.(6分)一小球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瞬间的位置,从此时开始计时,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 m/s,v4=0.18 m/s,v5=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保留描点痕迹)。(2分) 5.(6分)某学习小组在“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Δd。实验时,将气垫导轨接通气泵,通过调平螺丝调整气垫导轨使其水平。松开滑块使其在气垫导轨上自左向右匀变速运动,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用字母表示)。 (2)已知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则滑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用字母表示)。 (3)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 A.增大遮光条宽度Δd B.减小遮光条宽度Δd C.增大两光电门间距 D.减小两光电门间距 6.(10分)某同学在玩具赛车的赛车场看赛车比赛时,用照相机连拍功能对经过的某玩具赛车进行了连拍,然后他把连拍后的照片对应赛道位置排列好,排列好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照相机的连拍频率是每秒10张,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为了判断该赛车的运动情况。该同学对整理好的照片进行了研究。请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照相机连拍时,其拍摄周期为T=_____ s。 (2)图中从左向右玩具赛车在第二个位置的速度v2=_____ m/s,赛车在第五个位置的速度v5=_____ m/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两相邻位置的距离分别为s12=2.50 cm,s23=_____cm,s34=3.00 cm。由于s34-s23与s23-s12不相等,故赛车的运动_____(填“是”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7.(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两点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每空2分): 计数点序号 B C D E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t/s 0.1 0.2 0.3 0.4 打下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m·s-1) 0.25 0.45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2分),分析可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_____ _____。 (3)根据作出的v-t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m/s2。 第一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为倾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