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689

专题9诗文默写-部编版2025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考点精准练 (含解析)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800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真题,解析,精准,考点,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考点精准练 专题9 诗文默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2024·广东河源·小升初真题)以下书法作品是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请用规范汉字在田字格上写出整首诗,并加上标点。 2.(2024·河南南阳·小升初真题)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我国是个诗歌的国度。诗人往往借助寻常的事物来传递丰富的感情,比如那不起眼的小草,孟郊的《游子吟》中“ , ”,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 ,晴翠接荒城”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中“茅檐低小, ”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风景画,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里的“ ,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发图强;遇到艰难坎坷,我们用《竹石》中的“ , ”警醒自己时刻保持无所畏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来劝慰;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2024·河北邯郸·小升初真题)积累与默写。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愁别绪,是永恒主题。古代交通受阻,难以畅通,亲友之间一旦分离,天高地远,再会难期,就连互问音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一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楚、伤感的色彩。 但并不是所有的离别诗都是伤感的,比如,唐代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映日荷花别样红;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萋萋满别情;唐高适《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唯见长江天际流;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 。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几首送别诗总体脱离了伤离别的旧套,基调高昂,振奋人心。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在即将告别难忘的小学生活,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之际,让我们以诗传情,怀着美好的祝愿和依依惜别之情,向师友、向母校告别。 4.(2024·辽宁沈阳·小升初真题)按要求写句子。 (1) ,寒食东风御柳斜。 (2)粉骨碎身浑不怕, 。 (3) ,胜读十年书。 (4)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 ”来倡导孝道;用“ ,任尔东西南北风”倡导人要有 般的品格;用《礼记》中的“苟日新, , 强调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5.(2024·辽宁抚顺·小升初真题)根据积累完成下面古诗文问题。 (1)春雨贵如油,在韩愈的笔下是“天街小雨润如酥, ”;在杜甫的笔下是“好雨知时节, ”;在王维的笔下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 (2)古人善于借物言志,诗人李贺用“何当金络脑, ”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郑燮用“千磨万击还坚劲, ”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于谦用“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3)《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诗中大量运用“ ”“ ”“ ”等叠字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4)韩翃的诗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