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三轮学案 一、考查方向(课标要求) 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形成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3.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4.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5.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 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6.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7.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8.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9.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10.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1.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12.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13.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二、知识框架 三、主干知识 一、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分析问题 1.同一律是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同一律; 2.矛盾律是思维的一致性要求,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犯了“自相矛盾”错误。 3.排中律是思维的明确性要求,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 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二、运用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三、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分析问题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四、运用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 ①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逻辑思维意义) ②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辩证思维意义) ③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意义) 2.学习科学思维的思想政治意义 ①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从思想觉悟层面看) ②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从实践层面看) 五、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 1.概念的含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1)概念的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