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C) A.学生喜欢放长假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身体健康 C.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如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2. 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B) A.由南向北雪期变长———海陆位置 B.由南向北雪期变长———纬度因素 C.由南向北雪期变短———地形因素 D.由南向北雪期变短———海陆位置 3. 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 C.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降水集中在冬季 (2024·岳阳学业考)正在建设中的我国“最北高铁”———哈伊高铁,在总里程中桥梁占比高达72%。读哈伊高铁示意图,回答4、5题。 4.哈伊高铁桥梁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B) A.地形崎岖 B.冻土众多 C.防御风沙 D.避开城市 5.下列有关地理特征的描述,与该高铁所在区域相符合的是(A)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牛羊成群,一望无垠 C.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D.白色荒漠,地球风库 (2024·株洲学业考)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7°,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河流纵横,逐渐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如图表示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是(D) A.4 ℃~8 ℃ B.8 ℃~12 ℃ C.10 ℃~14 ℃ D.12 ℃~16 ℃ 7.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B)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④河流密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二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8.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不正确的是(C) A.人口分布不均匀 B.平原地区多,山区少 C.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D.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9.赏服饰,辨民族。下列所给图片中,属于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C) 读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交通图,完成10、11题。 10.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是(C) A.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B.辽宁省中南部地区 C.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D.哈大线沿线地区 11.根据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C) A.河流沿岸地区 B.矿产资源密集区 C.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D.气候温暖,纬度较低的地区 12.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知识点三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2024·深圳期中)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和纯净的松花江水源,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如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主要影响因素是(C)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14.东北地区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A) ①光照时间较长 ②水源充足纯净 ③黑土土质肥沃 ④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东北大米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供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C) A.大量使用化肥,减少病虫害 B.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细加工 C.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2024·阳泉、晋中学业考)2024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东北籍健儿屡获佳绩,赛场外刻着“东北制造”的智能比赛场馆“冰立方”、雪车等赋能冬奥,“冷冰雪”为东北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如图示意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和交通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 16.获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