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1108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51146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流的,PPT,30张,课件,扩展,10课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全球贸易网 世界贸易具有全球化意义的分界点 ———新航路的开辟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时间 事件 途径 发展 15世纪末 —16世纪 17-18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 与掠夺 掠夺原料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欧洲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 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越来越来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资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新航路开辟前(15世纪以前)的贸易: 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③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大的限制; 1、原因 ①15世纪前的海运尚不具备大规模、远距离和安全廉价的运输能力; ②虽已有一些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地区性市场贸易网络建立起来,但这种连接相当松散, 尚未能将世界主要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大 陆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 ④自然地理环境的阻隔。 2、特点 ①局限性:美洲———洲内贸易; 欧亚大陆之间———西欧无法直接同亚洲进行贸易。 ②间接性:中间转手贸易; ③局部性:缺乏稳定的全球性航路; ④贸易量较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处于前工业时代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18世纪)的贸易: 初步形成 1、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各洲之间的贸易 【史纲下】①印度洋贸易中,欧洲商人取代阿拉伯商人,占据优势 ②欧洲商人从事罪恶的欧美非“三角贸易”,控制大西洋贸易 ③葡萄牙控制了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贸易 ④西班牙用“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 2、表现: 3、影响: ①商品种类与数量: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②经营方式: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 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特点:①对外贸易和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 ②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③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三)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765年 ——— 一战前)的贸易: 最终形成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②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使商品更快速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②世界贸易额剧增: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①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 产和出口初级产品; ③20世纪初,欧美是世界制造业中心。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全球贸易网最终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4、特点:①欧美主导:从英国是“世界工厂”到美、德、英、法并列; ②亚非拉成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四)两次世界大战间(1914年-1945年)的贸易: 受挫 1、原因: 2、表现: 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世界市场受到冲击。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五)冷战时期(1945年-1991年)的贸易: 曲折发展 1、阻碍因素: 2、有利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