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1127

2025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七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课件+专题卷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8935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5,中考,历史,复习,中外
    (课件网) 专题七 中外民主与法治建设 专题知识框架 专题线索梳理 线索1:中国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古代 法治 夏朝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初步建立起国家机器,加强统治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强调法律的作用,依靠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为秦朝治国提供理论基础 隋唐时六部中的刑部主管刑罚,明朝时实行三司分权,按察使司掌管司法 司法为行政服务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近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维新派要求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政治原则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近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建立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签署了 “双十协定”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现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阶段 内容 影响 中国 现代 的民 主与 法治 建设 “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的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迈进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线索2: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古 代的民 主法治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西欧的庄园法庭 庄园法庭处理庄园中的各种纠纷和案件,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维护佃户和领主的利益 阶段 内容 影响 世界古 代的民 主法治 古代 罗马 的法 律 罗马共和国时期 颁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帝国时期 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