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1思想政治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高一学生小明打算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为主题撰写一篇论文,下列现象中可以作为论据的有( ) ①劳动者毫无人身自由 ②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④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社会的文明时代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 4.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扩大造成的 B.资本主义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造成的 C.社会生产各种比例关系日趋协调造成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造成的 5.我们回望社会发展的历程,下列符合社会发展历程的是( ) A.个体劳动盛行———生产工具改进———土地私有———私有制确立 B.个体劳动盛行———土地私有———生产工具改进———私有制确立 C.生产工具改进———土地私有———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 D.生产工具改进———个体劳动盛行———土地私有———私有制确立 6.甘肃省临洮县衙下镇寺洼山遗址的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上有刻画符号,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下面关于奴隶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③奴隶制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维护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利益 ④奴隶社会中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相互交错、经常变化的。但贯穿其中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封建官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D.自耕农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8.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改革的进行 D.革命的推动 9.2024年9月13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位于河南南阳方城县的八里桥遗址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冶铜、祭祀坑等重要遗存,其文化面貌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高度一致,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这些考古新进展印证了( ) ①当时的生产资料由氏族部落成员共同拥有 ②当时的奴隶主能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协作 ③生产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迈入文明时代 ④社会生产力发展得益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由此可见,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根本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