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1314

陕西省榆林市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078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陕西省,历史,答案,扫描,试题,联考
    榆林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距今约6600-4000年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包含仰韶、龙山等文化阶段。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 地层出土石制生产工具15件:仰韶文化中晚期地层出土石制生产工具28件:到龙山文化时期, 出土石制生产工具数量增至63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该地区 A.手工业成为独立部门 B.食物生产种类逐渐增多 C.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D.注意对外交流耕作技术 2.“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边疆地区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形态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与内地核 心区域趋于一致。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边疆内地一体化”的是 A.西汉设立“河西四郡” B.北魏朝中统一说汉语 C.明以“土司”管理西南 D.清朝册封“达赖喇嘛” 3.下表是中国部分古典诗词。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 作者 诗歌名称 诗歌内容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天祥 《扬子江》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A.厚德载物 B.自强不息 C.天下为公 D.家国情怀 榆林高二历史期中试题-1-(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 4.下图为某学者根据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整理的浙北地区(杭嘉湖平原)市镇数量(单位:个)变化 图。图中数据变化可印证该地区 250 210 200 150 36 11 100 50 46 440 34 22 杭州府 嘉兴府 湖州府 总计 明朝中后期(成化至万历时期)浙北市镇总数 圆清朝前中期(康熙至嘉庆时期)浙北市镇总数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B.水陆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全国商贸中心地位确立 5.一战后,中国社会兴起了“劳工神圣”的思想潮流。1918年蔡元培发表《劳工神圣》演讲,将劳工 视为“神圣”;李大钊撰文指出“劳工主义的胜利是二十世纪的世界新潮流”。1919-1921年间, 《新青年》刊载有关劳动问题的文章达140余篇,内容涉及工人生活状况调查、劳动价值理论探 讨等。上述现象可用来说明 A.知识分子关注重点转向社会改造 B.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日益扩大 C.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变革主导力量 D.近代民族工业迎来发展春天 6.20世纪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出现首家汽车出租行,提供美国福特T型车服务。车辆配备里程 表、计价器,按小时/公里双重计费,主要服务于洋行职员等新兴阶层。至1936年,全市注册汽车 达1.2万辆,形成包括出租车、公交车在内的多元交通体系。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城市交通命脉被外国资本垄断 B.市民阶层消费能力显著提升 C.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趋向现代化 D.城乡运输条件差异不断扩大 7.在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运用素腔创作并演出《中国魂》《保卫和平》《兄妹开荒》等剧目、运用 眉户等民间曲调创作《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等。此外,木刻艺术也涌现出《减租斗争》等作 品。这些创作 A.以西方艺术形式为基础 B.服务于革命斗争实践 C.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D.提升了民众文艺素养 8.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医诊所管理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规定“申请新设中医诊所者,如该地已 有足够的中医诊所时,得不发开业执照,惟可使其加人其他诊所联合开业”,而“对中医联合诊 所,当地卫生主管机关得视其作用,给以适当培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