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11502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94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23课
,
全民族
,
浴血奋战
,
抗日战争
,
胜利
,
教学设计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时 1学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讲述民族危亡时刻中国社会各派力量从民族利益出发浴血奋战的史实,突显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即“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正面战场的抗战”讲述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会战,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重大意义。“敌后战场的抗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方主战场”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及其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 重点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及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学习难点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其各自的作用;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地位。 学情分析 刚刚进入高一的新生,对初中所学的抗日战争有关知识还记忆犹新,上课时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个别喜欢军事史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甚至超过了教师。因而,在理清本课内容发展线索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知识是必要的。由于高一学生的大脑仍处于发展期,因而其思维水平很不稳定。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有较大成分,所以教师要运用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合理的利用教材史料,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提高概括关联、综合思考等学科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完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表格。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2.召开巴黎和会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什么样的? 3.搜集抗日英雄事迹。 教学策略 自主研究、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问答教学、归纳教学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推动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从此,中华儿女无论男女老少,不分东南西北,浴血奋战直至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概括说明抗战史实,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做铺垫。 环节一 正面战场的抗战 1.正面战场的抗战 提问: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大规模会战?这些会战结果如何? (1)抗战防御阶段 点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虽然失败,但牵制了日军主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付出了重大伤亡,大片河山沦陷。 提问:伴随着国土的沦陷,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抗战时期大西迁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提问: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次战役? 总结: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有效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19)
安徽省皖江示范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19)
2025届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全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19)
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19)
2025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第一中学校本部高三二轮双周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