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市有色一中高二下学期3月份历史练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0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3.唐中叶前,赋税征收实物;此后实施两税法,部分赋税开始征收货币;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趋于一致。这种变化() 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 4.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夏日田园杂兴》中写道:“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能够反映出当时() A.犁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5.族田义庄是宗族宗法制度的产物,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义庄,明清时各地十分盛行。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族田义庄() A.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B.在古代的存在有合理性 C.有利于宗族内部平等D.是封建政府救济灾民的来源 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悉尼先驱晨报》认为日本出兵是致力于朝鲜的国家独立,摆脱其作为附属国被清朝压迫的状态。战争爆发后,该报称:“日本不仅挑起了战争,而且现在所显露出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半岛的平定或是从外国压迫势力下解放朝鲜。”这表明,该报刊() A.以维护朝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B.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的纵容 C.逐渐认识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D.意在提醒清王朝警惕周边形势变化 7.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这印证了() A.民国政府着力推动交通文明普及B.中国交通近代化进程显著加速 C.道路安全法准则在上海成型固化D.近代交通文明规范逐步的确立 8.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时,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 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 9.1954年,全国人大首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后因各种原因数次中断。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通过,成为民法典出台的重要基础。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这反映出中国() A.民法典立法工作不断推进B.新时期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C.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D.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位于伊拉克东北部的耶莫遗址的房屋多为长方形,墙壁以黏土构筑,每座房屋由数个小间组成,屋顶可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