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期音乐(湘艺版) 游戏、听赏 《大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鹿》是一首法国儿童歌曲,2/4 拍,大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以拟人化手法讲述小白兔向大鹿求助的故事,旋律明快跳跃(如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第二乐段通过高音区模进和密集节奏表现紧张情绪。教材通过游戏、听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知和团结友爱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节奏敏感但读谱能力较弱。他们喜欢模仿、游戏和角色扮演,能通过多感官参与体验音乐情绪,但需教师引导建立良好的聆听习惯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听赏感受歌曲活泼与紧张的情绪对比,体验 2/4 拍的律动感。 艺术表现 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表现 “快进来咱们” 的节奏型,尝试分角色表演。 创意实践 创编简单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情境,培养即兴创作能力。 文化理解 理解歌曲中团结互助的主题,感受中法儿童音乐的共通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把握节奏型和情绪变化;通过角色扮演深化体验。 难点:“快进来咱们” 的节奏衔接;多声部合作表演的协调性 五、教学资源 1.教材配套音频、动画视频; 2.打击乐器(碰铃、沙锤)、动物头饰; 3.节奏图谱、板书贴图(大鹿、小兔、猎人等)。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故事场景,引导学生融入角色; 听唱法 + 游戏法:通过 “节奏接力”“角色扮演” 等活动突破难点; 合作学习法:小组创编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境导入 5 分钟 (播放森林音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森林王国做客!听,谁来迎接我们了?” (展示节奏卡片) “大鹿说:‘欢迎来到森林!’请用‘× × × ×’的节奏回应它。” (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现节奏) - 聆听音效,模仿动物叫声。 - 按节奏念儿歌:“大鹿大鹿欢迎你!” - 自由创编肢体动作。 创设沉浸式情境,通过节奏律动激发兴趣,为歌曲学习铺垫节奏感。 2. 学唱歌曲 15 分钟 (播放动画视频)“突然,森林里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发生了什么?” (分段范唱,用手势引导旋律线) “小兔说:‘鹿呀鹿呀快开门,有只野狼追来了!’这句要唱得紧张些,像这样 ———(示范急促语气) (分句教唱,重点练习 “快进来咱们”的节奏) - 观看动画,复述故事情节。 - 跟唱旋律,用 “lu” 模唱。 - 分角色朗读歌词,表现小兔的急切和大鹿的坚定。 通过视听结合和对比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情绪变化,突破节奏难点。 3. 音乐游戏 10 分钟 “现在我们来玩‘拯救小兔’游戏!请 5 位同学扮演大鹿,其余同学扮演小兔。当听到‘咚咚’声时,小兔要快速跑到大鹿身后,并用碰铃和沙锤为歌曲伴奏。” (分发乐器,指导伴奏节奏型) - 分组佩戴头饰,按规则游戏。 - 随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感受强弱变化。 - 互评表演表现。 游戏化教学提升参与度,通过乐器伴奏深化节奏感知,培养合作意识。 4. 拓展创编 5 分钟 “如果其他小动物遇到危险,大鹿会怎么帮助它们?请小组创编新歌词和动作。” (展示 “小熊”“小松鼠” 图片,提示创编方向) (邀请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 小组讨论,创编歌词(如 “熊呀熊呀快进来,林中大雨下起来”)。 - 设计动作,集体展示。 激发创意实践,将团结主题延伸至多元情境,提升艺术表现力。 5. 总结评价 5 分钟 “今天我们学会了帮助朋友的《大鹿》,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让我们用歌声和动作结束这节课 ———(全体齐唱,加入动作) - 分享学习感受(如 “要像大鹿一样帮助同学”)。 - 自评 “最满意的表演”,互评 “节奏感强的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