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2757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52482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cover
(课件网) 明朝建立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全国性政权。 郑成攻收复台湾 中俄签订 《尼布楚条约》 广州一口通商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郑和 下西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民展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1368年 1405年 1421年 1644年 1662年 1689年 1757年 情景导入 《明史》评价朱元璋“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肯定了他的文治武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强化皇权等基本内容,能够将明朝强化皇权置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中进行考察,认识其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又带来了社会弊端。。(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了解明朝科举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变化,认识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的弊端。(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了解明朝与东北女真等部、蒙古各部的民族关系,认识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家国情怀) 帝王 流民 流民到帝王的逆袭 流民到帝王的逆袭———明朝的建立 任务一、根据材料指出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 1351年,黄河下游爆发农民起义 发展到 江淮地区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朱元璋出身贫寒,放过牛、做过流民、当过和尚 ,后投身红巾军,凭借军事才能与谋略被推为首领。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成就帝王霸业。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流民到帝王的逆袭———明朝的建立 任务二、梳理明朝建立元朝灭亡的情况。 明军攻占元大都, 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明太祖(1328-1389) 元朝灭亡 明朝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府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qì),约997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史》 建文帝 流民到帝王的逆袭———明朝的建立 “(明)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明史》 削藩 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 明太祖 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分封 分权到集权的构建 分权到集权的构建———强化皇权 任务一、根据材料指出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 (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分权 朝臣权力过大 为巩固统治(目的) 经济上:明太祖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改革赋役制度,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