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开局一个碗”到“结局一根绳”,说的正是明朝。朱元璋从乞丐起步,凭一个碗讨生活,逆袭开创大明王朝;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后用一根绳结束自己的生命,大明王朝到此结束。 这一头一尾,尽显明朝的大起大落。那明朝究竟为何从盛转衰?清朝又怎样建立?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 导入新课 开局一个碗 结局一根绳 新教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和 清朝的建立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时期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1.借助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学生能准确掌握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时间、空间范围,清晰梳理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形成明确的时空框架。(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明末李自成起义,感知老百姓的悲惨生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家国情怀) 二、明·动荡与终结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一、明·积弊与变革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四、清·巩固与发展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清·兴起与入关 ———满洲崛起与清军入关 明·积弊与变革 —政治腐败与 张居正改革 01 一、政治腐败 Q根据材料,分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的表现。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材料二 ①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材料一:明神宗在位48年,却长期不理朝政,致使不少重要机构无法正常运转;明武宗将 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 乐,到处游玩,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熹宗:我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我绝对是一个好工匠。 魏忠贤:不要叫我太监,请叫我九千岁。 1.表现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②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党争 VS 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在东林书院讲学。书院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宗旨。提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己任”,体现士人的责任和担当。但后期与“阉党”争权夺利,加剧明朝的政治腐败。 1.表现 一、政治腐败 Q根据材料分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②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土地集中情况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思宗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明朝后期)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 ,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 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 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 闻鬼哭。 ———郑廉《豫变纪略》 2.影响 一、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湖北荆州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 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 治,赏罚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 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二、张居正改革 1.张居正简介 2.改革的概况 时间 内容 意义 结果 万历初年 ①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用银两收税。②整顿吏治、巩固边防。 简化税收手续,减少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 政府税收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