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犹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说明:1.本卷共4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中书写单位时,均要求用字母标注,整卷三次以上未用字母标注,最多可扣一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科学探究有七个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是 _____,爱因斯坦说这个环节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如图,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伞的面积的关系时,需要让伞的材料、伞绳的长度、伞的质量等因素相同,这种实验方法是 _____。 2.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高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让多少人跟着眼泪夺眶而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的;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3. 在深夜小明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声是由二胡琴弦的 _____产生的;此时二胡独奏曲声对小明来说属于 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4. 一束阳光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90°,则此时入射角是_____。 5. 如图所示随着5G技术发展,视频通话的影像传输延迟已基本很难感受到。在进行视频通话时,通话者通过手机摄像头成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要想在手机中呈现的像变大,人应该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 6. 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分布有一定规律,例如南方的芭蕉树叶子比较宽大,是利用_____的方法加快水分的蒸发,利用蒸发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作用,从而适应南方的炎热湿润气候。 7. 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地方_____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_____。(均选填“转移”或“转化”) 8. 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质量_____,密度_____,体积变大所导致的。(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二、选择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9. 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密度约为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 D. 一张期末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方法获得的 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C. 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11.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 ) A.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摄影﹣光的反射 C.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12. 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密度小、熔点高 B. 密度大、熔点高 C. 密度大、熔点低 D. 密度小、熔点低 13.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物质是晶体,甲物质是非晶体 B. 乙物质凝固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B. 透镜不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