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3504

河南省潢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56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省,次月,答案,试题,历史,第一
  • cover
潢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1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滕文公上》有文字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据材料可知,与材料描写的制度相符合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D.内外服制度 2.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日益激烈 C.新兴士阶层的崛起 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 3.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汉承秦制”。到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是指() A.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B.在地方设立13个州部 C.实行了二府三司制 D.设立中朝以抗衡外朝 4.新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下列属于新税法出台背景的是() A.均田制大力推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 C.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D.经济发展国库充裕 5.北宋初年,大臣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主要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A.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 B.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C.设转运使综理地方财政 D.设宣政院掌管民族事务 6.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相当)、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到1561-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B.海外白银流入中国 C.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D.原有税制不再适用 7.1854年,曾国藩在湘军编练之初处于“不官不绅”的尴尬地位。 1860年,曾国藩被授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次年,曾国藩从湘军统帅升为东南四省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反映出() A.太平天国势力壮大 B.汉族官僚地位上升 C.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D.洋务运动正渐渐兴起 8.《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9.“原来抱着很高热情期待的“公理战胜强权”,在和会上收回一些主权,至此全部化为泡影。失望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这一事件() A.是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的早期尝试 B.其核心是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观念 C.成为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0.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时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反映出() A.全国抗战已经到来 B.电影成为舆论宣传的主要手段 C.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D.日本侵华势力主要在长江流域 1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习近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 B.中国共产党坚守为民初心 C.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2.下图是我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