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一段叙事指出,史前时代的玉环、玉璜皆为沟通天人之际的神圣媒介物,其神话信仰的功能类似龙,夏启多次上天,其升天工具便是乘龙和佩玉璜。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多个史前遗址中均有玉璧、玉璜等出土。由此可推知 A.玉璜是史前文明的图腾崇拜 B.夏政权的神权色彩浓厚 C.玉璜是当时较普遍的玉礼器 D.当时民众广泛使用玉璜 2.汉武帝时期,政府一方面倡导自耕农“力田”,奖励“耕垦”行为;另一方面,以租赁或授予的形式,将空闲的国有土地给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即实行“假民公田”。这些举措旨在 A.践行与民休息思想 B.保障赋税徭役征派 C.维护汉朝封建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3.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 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 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4.《宋会要职官》记载:“天子耳目,寄于台谏。”王安石变法期间,时任御史中丞的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疏中不乏“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骞慢上,阴贼害物”等言。这一现象表明 A.台谏制度出现异化 B.台谏势力迅速膨胀 C.权力制衡局面形成 D.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5.明代唐枢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寇情历历可指,壬子(嘉靖三十一年)之寇,海商之为寇也;癸丑(嘉靖三十二年)之寇,各业益之而为寇.....乙卯(嘉靖三十四年)之寇,则重有异方之集矣。”其意在强调 A.寇患猖獗严重威胁人民生计 B.政策偏颇导致寇患愈发严重 C.寇患阻断了海外贸易及交往 D.根除寇患需要依靠沿海人民 6.图3为清朝甘肃省各知府籍贯分布柱状图。这可用来说明清王朝 A.注重保障地方行政体系的运转效能 B.满汉之间的政治矛盾日益尖锐 C.地缘和民族因素主导地方政治建设 D.户籍制度与考课制度相辅相成 7.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农业规模的讨论,争论最激烈的是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优劣对比,小农经营的认同危机愈益强烈;大农经营则有一个从全盘接受到多元并持,再到绝大多数接受的过程。事实上,大农经营的建设成效极为有限,小农经营始终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这场争论 A.根本原因在于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反映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入 C.脱离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社会生产实际 D.反映出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8.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展现了中国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动荡不安的历史画卷。书中人物蒋纯祖年轻时为反对“家长专制”而离家出走。后来则痛心疾首地呐喊道:我尤其痛恨现在一般青年底浅薄浮嚣!我更痛恨五四时代底浅薄浮嚣!这主要体现出 A.新文学存在蛊惑青年的行径 B.民族危机使人们重构对“家”的理解 C.传统文化再度被人们所接纳 D.时代动荡使新文化运动被重新评价 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告诫基层干部说“土地改革的对象,只能是和必须是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剥削制度,不能侵犯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要侵犯地主富农所经营的工商业,特别注意不要侵犯没有剥削或者只有轻微剥削的中农、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和新式富农。”这些主张 A.有助于军事目标达成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0.1950年8月,改组后的中国福利会在五原路筹建托儿所。1951年6月,托儿所正式开办,主要收托3个月到18个月大的婴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