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4145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七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件+学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745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七,单元,中国特色
    第十七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任务目标达成 提示:(1)历史事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历史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变化:1980年,深圳的人均GDP在4个城市中居末位,到2017年人均GDP居首位。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或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 (3)主要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任务二 任务目标达成 提示:(1)关系: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内在联系: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2)努力: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等。 (3)基本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等等。任务一 改革开放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2.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平反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标志。 3.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哪里开始?目的是什么? 4.农村进行改革的举措(方式)、开始时间、地点、特点及结果。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内容、中心环节以及取得的成效。 6.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相关会议、特点及作用。 7.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的?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8.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它们集中在哪两个省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指哪个城市? 9.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或对外开放的意义) 10.对外开放领域发展壮大的过程。(1984年、1985年、1988年、1990年、1992年) 11.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1990年建立了哪一开发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1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意义? 史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史料二 下面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城市 年份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 544元 2 375元 1 160元 835元 2017年 12 900元 124 600元 153 118元 183 645元 史料三 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 ———习近平 (1)史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阅读史料二统计表,概括深圳人均CDP发生的变化,分析发生如此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史料三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对外开放的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和平友好的交流,推动共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历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流,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任务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民族复兴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