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植被与地理环境 2025届二轮复习微专题之 大专题知识体系 自然环境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 植被 森林 草原 荒漠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植被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 观察土壤 颜色 质地 剖面 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地貌 生物和时间 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 赤道到两极 沿海向内陆 垂直地域分异 地方性分异 整体性 六大要素、四大循环(圈层)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性 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动物与自然地理环境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入侵、泛滥、灭绝 植被 土壤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改造环境 适应环境 垂直结构 植被类型 水分、光照、热量、土壤等 森林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冰原、红树林等 草原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草甸 荒漠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重要的成土因素 提供生长基础 观察土壤 概念 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剖面 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形 时间 人类活动 功能与养护 功能 联系有机/无机界 提供养分、食物 蓄水、保水 养护 适耕、休耕、绿肥、轮种、农家肥 不适耕 改良改造 大专题知识体系 演替规律 考情分析 考卷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2024·山东卷 8题 以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为背景,考查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 3分 2023·山东卷 1-2题 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背景,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和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2022·山东卷 4题 以1986年和2010年尼日尔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对比研究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植被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6分 8题 以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为背景,考查植被差异的影响因素 2021·山东卷 5-6题 以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植被垂直分布为情境,考查影响植被的因素。 6分 2020·山东卷 13-14题 以黔贵喀斯特山区和太行山区垂直景观分布对比为背景,考查针叶林分布的影响因素。 6分 1.考频高、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 2.考题往往设置研学或生活情境,以植被分布、差异及植被演替为问题切入点,实质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考查越来越深入、细化。 3.图文并重,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1.以区域图或景观图为载体,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植被特征、分布以及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是近年来的命题重点; 2.垂直地域分异、非地带性分异背景下植被分布与差异的因素、植被形态结构、演替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都是重要命题方向。 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加强植被部分的复习,适当进行微专题课堂分析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地理思维; 2.熟悉高考命题情境创设的特点,归纳总结典型案例分析思路,重视案例的拓展延伸,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 3.提高快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读图能力,培养依据材料进行合理推测的地理素养能力。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1. 能结合图文材料,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描述某地植被类型特点、分布、差异,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 2. 能结合某种植被,综合分析其形态或结构特征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说明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 结合情境材料,分析推测植被演替规律及影响因素,关注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真题情境·考向探究一】 植被特征、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1. 与我国同纬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