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二轮复习微专题之《植被与地理环境》导学案 【课程标准】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考情分析】 真题考卷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2024·山东 8 以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为背景,考查浮游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 3 2023·山东 1-2 以亚寒带针叶林带为背景,考查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和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 2022·山东 4 以1986年和2010年尼日尔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对比研究为背景,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植被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6 8 以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为背景,考查植被差异的影响因素 2021·山东 5-6 以大兴安岭中段东坡植被垂直分布为情境,考查影响植被的因素。 6 2020·山东 13-14 以黔贵喀斯特山区和太行山区垂直景观分布对比为背景,考查针叶林分布的影响因素。 6 2024·湖南 12-14 以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为背景,考查植被分布和演替的影响因素及其植被演替的规律。 9 2024·黑吉辽 8-9 以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为背景,考查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 6 2024·新课标 6-8 以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雨林为背景,考查植被分布和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植被演替的规律。 12 2024·广西 14-16 以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树岛为背景,考查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 9 2023·全国甲 10-11 以蛟河盆地内的缓丘和河谷的典型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植被演替的影响因素。 8 2023·江苏 5-7 以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 9 2023·浙1月 17-18 以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植被演替规律和植被退化的生态修复措施。 4 2023·辽宁 12-13 以环南海区域红树物种数量分布和夏季红树种子传播路线图为背景,考查红树林物种数量较少和传播规模小影响因素。 6 特征:1.考频高、选择题为主,难度中等;2.考题往往设置研学或生活情境,以植被分布、差异及植被演替为问题切入点,实质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考查越来越深入、细化;3.图文并重,注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考向预测与备考策略】 1.以区域图或景观图为载体,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视角,审视某地植被特征、分布以及与区域环境的关系是近年来的命题重点;2.垂直地域分异、非地带性分异背景下植被分布与差异的因素、植被形态结构、演替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等都是重要命题方向。 1.夯实基础知识,加强植被部分的复习,适当进行微专题课堂分析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地理思维;2.熟悉高考命题情境创设的特点,归纳总结典型案例分析思路,重视案例的拓展延伸,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3.提高快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读图能力,培养依据材料进行合理推测的地理素养能力。。 【学情反馈】 存在问题:1.材料信息读取不完整;2.综合思维能力欠缺。 对策:深入真题情境,培养读图能力、获取信息及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素能目标】 1. 能结合图文材料,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描述某地植被类型特点、分布、差异,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 2. 能结合某种植被,综合分析其形态或结构特征与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关系,说明对地理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 结合情境材料,分析推测植被演替规律及影响因素,关注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人地协调观、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