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6179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素养第三、四单元知识梳理卷 (含答案)

日期:2025-05-0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94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答案,梳理,知识,单元,第三
  • cover
期末素养知识梳理卷 核心知识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解读 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方式和行为方式。 2. 3.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 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 。 4.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 ,不断创造与创新。 5.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 ,让人民过上 的生活。 6.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 、重民本、 、崇正义、 、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7.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 “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 。 8.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 ”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 9.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 。 10.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 的事。 11.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 。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1. 2.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 ,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 、提升 具有重要意义。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 ,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5.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 作用。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 的思想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 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 ,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 。 3. 4.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 、扶危济困、 、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5.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 ,运用自己的 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6.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 。 7.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 。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法律是 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我国法律体现 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3.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 性质的法律体系。 4.法律的生命力在于 。 5.法律是调整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 的标尺,在国家治理、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法律的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 ,法律促进 。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 ”命名的法律,是“ ”。 2.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法治与 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3.人身权包括 、 、健康权、 等。 4. 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5.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和保障。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 财产。 6.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的权利。 7.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 等。 8.保护 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9.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 两种。 10. 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通常分为 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4.我国的刑罚分为 和附加刑。 5.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 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 的人。 易错点拨 1.守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说谎话。 判断: 。理由: 。 2.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判断: 。理由 : ——— 。 3.尚和合就是将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 判断: 。理由: 。 4.讲仁爱要求我们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这与我们爱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