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7436

2026届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纲要、选必融合) 思维导图(7张图片)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6次 大小:5056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6届,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纲要
  • cover
智人形成 --农业革命--定居(形成聚落)--私有制--阶级分化、矛盾--强制性公共权力--国家产生 过程 多元一体 特点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生活状况:采集、渔猎、用火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北京人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中华文明起源 生活状况:采集、渔猎、用火、石器工具多样 时间:距今约3万年 山顶洞人 生活状况:采集、渔猎、人工取货、磨光钻孔 技术、缝制衣物、交换 代表器物、遗迹:彩陶 生活状况:粟、猪狗、穴居-半地穴式房屋、简单纺织 黄河中游: 仰韶文化 实证:人类遗 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公社 址与文化遗存 代表器物、遗迹:黑陶、白陶、差别墓葬 BP7000-5000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公社、财产私有、贫富分化 代表器物、遗迹:碳化稻谷 生活状况:水稻、猪狗牛、养蚕缫丝、巢居-干栏式建 筑、简单乐器与艺术品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公社 新时期时代(磨制石器) 代表器物、遗迹:玉猪龙、祭坛、神庙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社会组织:父系氏族公社、私有制、阶级分化、 权贵阶层、公共权力 代表器物、遗迹:蛋壳陶、陶寺遗址 (宫殿、天文建筑 手工、各种礼器) 业:陶 纺轮、 BP5000(晚期)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五帝传说) 社会组织:父系氏族公社、晚期阶级分 坯车 化明显、国家初始形态(万邦时代) 中华文 明的起 代表器物、遗迹:玉璜玉琮、祭坛、神庙 源与早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社会组织:父系氏族公社、私有制、阶级分化、 期国家 权贵阶层、公共权力 世袭制确立、中央设机构职官、间接统治 政治 夏(前2070-前1600) 二里头遗址(存疑) 实证 国家机构完善,王下设各类事务官 内外服制:内服王畿直接控制,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与部族 政治 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扩大 农业: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集体耕作;刀耕火种;木石骨工具 手工业:青铜铸造,工具范 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商业:出现商人,贸易范围广泛;货币贝币,开始出 现铜铸币;出现契约;丝绸之路起源(玉石之路) 社会经济 商(前1600-前1046) 城市:初具规模,宫殿宗庙中心 社会阶层:贵族-平民-奴隶 基层组织:血缘氏族公社 鬼神崇拜 文化 偃师商城、殷墟、甲骨文等 实证 早期国家 兴衰:牧野之战、前841国人暴动、前771犬戎破镐京、平王东迁 特征:不同程度 背景:周公东征、拱卫王室 的神王权结合; 王畿 权力未集中,对:都城附近、直接统治 地方间接控制; 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功臣 旧(被征 政治权力分配与、 服民族)贵族 血缘关系结合 (血缘贵族政 政治 分封制 内容 等级分封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治);保留原始 民主传统;尚未 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形成明确的疆界 权利义务 关系:相互配合,共同 服从政令、朝觐、出兵、纳贡等 维护周王室权威、巩固 其统治、增进文化认同 影响:扩大疆域、明确臣属、加强控制、后世分封 制度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区别对待 商西周政治演进(商周之变):王位继承上, 宗法制 影响:强化王权、贵族特权、缓和内部矛盾、 由不稳定到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地方控制上, 家国同构、宗族观念 由对外服控制较弱到对诸侯国控制加强、诸侯 对王室的臣属关系更明确;政治文化上,神权 色彩淡化,敬天、敬宗、保民思想凸显;势力 世卿世禄制:贵族官位世袭 范围上,影响范围更广,各地联系更密切 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 西周(前1046-前770) 农业: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集体耕作;刀耕火种;木石骨工具 手工业:青铜铸造,工具范 官府垄断(工 商食官) 商业:商贸范围广泛;货币贝币,出现铜铸币;出现契约;丝绸之路起源(玉石之路) 社会经济 城市:营建城市形成制度,王城、都邑、采邑三等 社会阶层:贵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