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 (1)①zhuì②tián (每空 1 分,共 2 分) (2)①莺 ②燥 (每空 1 分,共 2 分) 2.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④气蒸云梦泽 (每空 2 分,共 8 分 ) 3. (1)B;A (2 分) (2)青年拥有文化自信。 (1 分) (3)将“深化认识到”改为“深刻认识到” (1 分) 4. (1)示例: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2 分) (2)①资源有限,应合理利用。②保护动物,珍视生命。③植树造林,改善生态。④保护 鸟类及其栖息地。 (每点 1 分,共 4 分 ) (3)爸爸,虽然咱们小家开个灯看似影响不大,但每个人节约一点,就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而且节约用电也是一种好习惯,咱们一起养成,好吗?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16 分) 5. ①三月,十一得到小羊并取名“十二”,与羊相伴。②杀猪佬询问买羊,十一坚决不卖。 ③深秋,十一请求大姐带走羊,希望不杀羊。 (每点 1 分,共 4 分 ) 6. 十一的父亲对待十一粗暴,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孩子众多且妻子早逝,生活压力大, 让他情绪暴躁;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使他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 (4 分) 7.①用“乡下泥土冒出的湿气”比喻十一的空洞、无聊,形象地写出其无聊状态的难以察觉和 大人的习以为常。②把裤子的洞眼比作“忧伤的眼睛”,运用拟人,生动地表现出十一生活的 贫困和内心的忧伤。③将十一“不卖”的声音比作“弹弓上的石头”,体现出他拒绝卖羊时的坚 决。④把十一抹泪的小脸比作“被羊啃过的草地”,形象地描绘出他伤心哭泣时满脸泪痕、狼 狈的样子 。(4 分) 8. 示例一:十一富有。他拥有小羊“十二”,在与羊相伴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羊给予他 情感寄托,让他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不再空洞、无聊,所以他是富有的 。(2 分) 示例二:十一不富有。虽然他和羊有过快乐的时光,但最终羊还是被送走,他依然生活贫困, 没有改变物质匮乏的现状,从现实角度看他并不富有 。(2 分) (共 4 分) (二)(11 分) 9. A(3 分) 10.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新质生产力的初步介绍,引出下文对“2+2+1”内涵的具 体阐释。②内容上,强调“2+2+1”内涵的重要性,引发读者对新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注和 思考 。(4 分) 11. 文本一侧重介绍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从两个“新”、两个“质”和新生产组织关系方面详细 阐述其内涵;文本二则侧重强调科技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作用,以及我国数字经济 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突破方向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11 分) 12. C(2 分) 13.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 分) 14. “乐”是因为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小石潭优美的景色,以及潭中鱼儿的活泼可爱;“忧”是 因为小石潭环境过于凄清,使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触景生情,内心感到孤寂、凄凉 。 (3 分) 15. 甲文:作者起初因美景而乐,后因环境凄清触发被贬的孤寂悲凉之情;乙文:通过描写 雨后游西湖,看到落花、遇僧人载茶等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与友人游玩的 快乐之情 。(4 分) (二)(4 分) 16. C(2 分) 17. 不好。“望”字不仅有“看”的意思,还能体现出从长安遥望蜀州的距离感,营造出开阔、迷 茫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看”字则比较直白,缺乏这种情感和意境 。(2 分) 四、整本书阅读(4 分) 18. 任务一:我对《〈诗经〉第四》感兴趣,选择阅读这一章节。因为我想了解《诗经》这 部经典。阅读后我知道了《诗经》的“风”“雅”“颂”分类及“赋”“比”“兴”手法,收获很大 。(4 分) 任务二:我运用目的选择法阅读《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