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课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一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 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晒水浸货物”为借口,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的方式,获准在澳门半岛暂时居住,并迅速聚集成村,扩大在澳地盘,设立有关机构。 1887年 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在北京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承认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但是,但“划界”及 “特立专约”等手续均未完成。因此,从法律地位上看,中国在法理上仍然对澳门享有主权。 民国政府的外交部照会葡萄牙政府,宣布废除1887年的条约,葡萄牙占有澳门为非法。 1928年 2.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年 1898+99=1997 1895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 《马关条约》割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 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长期与祖国大陆分离。 1945年 1949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元朝时 清朝设置台湾省 1885年 3.台湾问题的由来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异同 相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不同:香港、澳门并没有在历史上真正从中国主权下剥离,而仅仅只是“租借”,又因为它们紧靠中国大陆,外加英国、葡萄牙国力衰落无法真正从中国手中夺走,所以1997年,1999年,中国要收回港、澳的时候,英、葡就不得不“无奈”的将港、澳还予中国。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伟大构想 二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看,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那里的人民已经习惯于那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刘杰,高建斌主编《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 我多年以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道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1984年 2.“一国两制”的内涵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的主体地区 港澳台地区 (前提和基础) 一国两制 “一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制”既坚决维护了中国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又尊重了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1982年9月24日 2007 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1997年7月1日 中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