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9921

四川省遂宁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诊试题 历史试卷(PDF版 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8190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试题,PDF,试卷,历史,4月
    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 3 4 5 6 7 8 B A D D A B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C C B B C D 第I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17题25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52分) 17.(25分) (1)原因: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史学家的努力:史学观念的进步。(6分) 表现:强调西欧模式主导,以欧洲历史分期作为世界历史分期:过度宜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美化欧 美殖民侵略:忽略世界其他地区文明发展的独立性与贡献。(4分) (2)趋势:通史著作的数量规模逐渐增加:编撰的视野更为开阔:内容不断丰富深化:体例和形式不断创新。(4分) 意义:推动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世界历史研究专家学者:推 动了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中国政治经济建设提供参考资源。(6分) (3)贡献:将中国作为观察全球互动的视角而非中心,强调多元文明的平等对话:摒弃以欧洲为单一主线 的历史框架,转而采用多文明互动的视角;通过环境史、疾病史等跨学科视角,突破欧洲中心 论对近代化的垄断:聚焦佛教、伊斯兰教的跨区域传播,客观呈现非欧洲宗教的发展。(5分) 18.(12分) 答案示例1: 现象:自汉至清均将儒家经典放在第一类。(2分) 结论: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史和思想史中有特殊地位。(2分) 阐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学地位尊崇、文献浩繁,因此,汉 刘歆《七略》,将六艺略放在首位,主要涵盖儒家的“六经”和《论语》。两汉时期,经学发达,随 着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经注经解逐渐增多,《隋书·经籍志》将经部放在第一类,此后历代沿袭。中 国古代图书分类中,儒家经典始终置于首位,反映了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8分) 答案示例2: 现象:科技著作列于“子部”之下。(2分) 结论: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呈现重人文、轻自然的特色。(2分) 阐述:儒学是传统思想的主流,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上呈现出鲜明的“重道轻器”,“重人文、轻自然” 的特点,这在文献分类上可以看出端倪。无论是六分法还是四分法都体现了人文著作的重要性。由 于科技著作不多不能单列一类,因此,科技著作证常分散在其他分类之中。西汉时期,“天文”归 于“术数”类,“医经”归于“方技”类。唐代四部分类法形成以后,科技著作一般置于“子部” 之下,如《隋书·经籍志》将天文、历数、医方置于“子部”之下,《四库全书》“子部”类下有“天 文算法”、“医学”。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相对较少、大型科技著作数量有限, 体现出中国古代“重道轻器”的传统。(8分) 19.(15分) (1)方式:成立抗日文艺团体:开展抗战救国宣传:募集抗日军需物资。(5分) 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影响深远。(4分) (2)历史意义:鼓舞了抗战热情:弘扬了民族精神;培养了革命力量:促进了民族团结。(6分) 历史答案第1页(共1页)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5年4月20日9:00-10:15】 对这一变化解释最合理的是 7.钱玄同曾说,1901年秋“废八股试帖,取士以四书五经义”,“先生命看《海国图志》《瀛 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A政权更迭日益频繁 B.私家纂史的世俗化 寰志略》《盛世危言》等书”,他被迫学习当时极厌恶的“新学”。在学作史论时,老师 历史 C天人感应思想萌发 D,主流价值影响扩大 出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论》,钱玄同大骂趋新改服不应该,但也不得不言新书, 注意事项 4.秦汉时期,对骆驼形象的刻画稚嫩粗糙,与真实的骆驼差别很大,如四川新都东汉晚期的 读新史。这说明当时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