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较低。 (3)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得到解放,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前 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 1 3 5 衣 食 住 行 信 4 2 变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50年代中山装、列宁装 60、70年代的着装 80年代的着装 90年代的着装,绚丽多彩。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样式单调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2、住 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食 从填饱肚子到绿色健康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后 新时代 温饱问题 吃饱吃好 营养健康 1984 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 1990年第一家麦当劳 在深圳开业 深圳本土美食 各大菜系 中外料理 营养均衡 绿色食品 粗细搭配 票证时代 凭票排队购买粮食 番薯、土豆等为主食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食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消费 从生活单一到休闲娱乐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后 相对单一 生活谋生 休闲娱乐 享受生活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43.4 133.6 1990年 1510.2 686.3 2000年 6280 2253.4 2017年 36396.2 13432.4 2021年 47411.9 18930.9 ———部编版教材第99页 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娱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5、娱乐 知识拓展: 为什么之前购物需要各种票证? 产生原因: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短缺, 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统购统销) 材料:1953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行 改革开放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前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 后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自行车王国”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历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行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010年底,铁路运营世界第二 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已经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2018年,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 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方便、快捷、办事效率高。 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 前 后 信 宝安县邮电局 电报按字收费 电话亭打电话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2、通信 我国的电信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