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朱自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提高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 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4.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1)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为朱自清。 (2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3)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4)作品有:长诗《毁灭》,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绿》等 朱自清 基础字词 朗润( ) 嫩叶( ) 蓑衣( ) 抚摸( ) 稀shū( ) yùn( )酿 wǎn( )转 鸟cháo( ) rùn nèn suō fǔ 疏 酝 宛 巢 朗润: 舒活: 抖数: 花枝招展: 明朗,润泽 舒展活动 振作(精神) 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听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思考主体部分写了哪五幅图画? 理清思路 (一)盼春 (1)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3)春草图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8)“新” (9)“美” (10)“力” (二)绘春 (三)颂春 春草图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高兴)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人与自然的和谐 春花图 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春花? 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2.找出本段用得较好的修辞句。 高低结合:从树上→花下→遍地 虚实结合:从眼前花争春→想象联想结果实 色味结合:从花色→花味 明暗结合:像星星一样眨,暗写太阳和风。 红的像火 白的像雪 粉的像霞 春风图 1.本段从人的哪几种感觉来写春风? 2.举例说明本段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3.作者怎样描绘春风的?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 文体介绍 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神聚”,“行散”主要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为更好地表达主题而服务。 写景散文是以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这类散文具有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特点。 朗读指导: 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的下面。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用 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用 向下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风 轻悄悄的,草 软绵绵的。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思考:课文围绕“春”都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①自然段)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自然段)绘春 第三部分(⑧~⑩自然段)赞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这些图景有什么样的特点? (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