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1299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4732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社会主义,35张,课件,实践,胜利
  • cover
(课件网) 列宁主义的形成 1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建设 社会主义的实践 2 3 目录 CONTENTS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罕见局面。为了引导革命胜利前进,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课标要求: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工兵代表热烈欢迎列宁的场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898年 1900年 1903年 1917.3 4月 11月 1918年 1921年 1922年 1924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形成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成立 《四月 提纲》 “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 第一个 五年计划 实施 列宁 逝世 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列宁创办 《火星报》 二月 革命 “新经济政策” 苏联 成立 基本实现“工业化” 列宁时代 (1917--1924) 斯大林时代 (1924--1953) 俄国 苏联 苏俄 时空定位 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建立 1547年 成为地跨亚欧的大帝国 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和 其他改革,俄国走上资 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917年3月 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1917年11月 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2年苏联成立 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1928年新经济政策 1937年实现工业化 1936年斯大林体制确立 1941———1945年参加二战 1956--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俄 罗 斯 的 发 展 历 史 9世纪 16世纪初 17世纪末 1861年 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 新 课 导 入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有封建剥削形式。 材料2: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全俄皇帝》(歌曲) 一些民族的压迫者,贵族的保护者, 沙皇———工人的杀人犯, 沙皇———农民的杀人犯。 人们将为自由而举行起义, 击破你的龌龊王位, 他们要给人民,在战斗中获得好运。 1、背景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材料3:1898年3月,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地的斗争协会代表在明斯克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因被流放没能出席这次大会。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是,大会没有制定出党纲党章,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领导机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册)》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社会民主工党即苏联共产党的前身) 材料4:1900年12月,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通过秘密方式运回国内,在工人群众中散发,它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火星报》为纽带,列宁将俄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同围,为建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主观:列宁积极进行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 思想: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部分代表 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