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21474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同步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1821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七年级
,
法治
,
道德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猜一猜: 这是什么节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唯一具有“节气”和“节日” 两种“身份”的清明,是我国重要的“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在公历的4月5日。 清明节气,与岁时物候相关,常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因为二者相融,让清明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 —第7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01 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02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自学导航(P58-62) 思考: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 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 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著精神。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相关链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P58、59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P58蓝字)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③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总结归纳 2024年6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强调,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后的“和而不同”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此时,如果我们能够践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发展目标,那么这些矛盾和冲突就能够得到有效化解,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知识拓展 内涵:①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 ②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2.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扫墓仪式中的德育课堂 每年的清明节是小林一家最重视的节日,其中扫墓是最隆重的环节。小林发现爷爷还带了一本旧家谱,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爷爷指着墓碑说:“这是你太爷爷,他当年是村里老师,每天教学生背《朱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卷一(含解析)(2025-04-24)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5-04-24)
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备考综合模拟试卷二(含解析)(2025-04-24)
2025年中考一轮 第九节 坚持宪法至上 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件(共23张PPT)(2025-04-25)
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