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1562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144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隋唐,答案,文化,科技,时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7课 一、选择题 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儒家思想的影响 B.民族隔阂消失 C.外交的重要性 D.民族认同感 2.观察下图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北宋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 C.北宋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 D.北宋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 3.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描述的是( ) A.唐蕃和亲的影响 B.春秋争霸的影响 C.澶渊之盟的影响 D.元灭南宋的影响 4.鸡冠壶是模仿契丹族皮囊容器的样式炼制而成的陶或瓷壶,是装水或盛酒的容器,是我国一个朝代独有的器物造型。据此并结合所学,请你判断下图“白瓷单孔扁身鸡冠壶”出土于( ) A.安徽寿县朱家集战国楚王墓 B.长沙马王堆汉墓 C.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 D.阜蒙县卧凤沟乡七家子辽墓 5.如下是小历同学为讲述历史故事撰写的提纲,该故事最有可能是( ) ①燕云十六州的得失 ②太祖、太宗时,从互通使节到被动防御 ③宋真宗御驾亲征与澶渊之盟 A.黄巢起义 B.岳飞抗金 C.宋辽和战 D.黄袍加身 6.榷场是辽与北宋、北宋与西夏之间开设的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而辽也大量购买北宋官仓的粟。这表明榷场的存在( ) A.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 B.体现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促进了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D.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7.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中的货币样式,可以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A.注重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D.各民族政权交流互鉴 8.为了写一篇论文,某同学阅读了《辽史》《陈桥驿兵变》和《西夏史》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9.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朝不许。后西夏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这反映了宋朝 ( ) A.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C.边境战争促进了边境贸易 D.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10.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个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材料二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注:原文中1004年为农历,公历为1005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1004年的协定”的评价。 12.汉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